老杨犹犹豫豫地朝码头上看了一眼。
丁琳顺着老杨的示意一看,是陈三妹。
丁琳显然也认识陈三妹,这下一肚子的火生生憋住了,没处发。
只能没好气地吼老杨:“她怎么回事?!不是让她不养海参了吗?”
“这玩意儿根本活不到船靠岸,哪一次不是没人要!”
“跟她说了这么多次,怎么就一点儿记性不长呢?”
老杨也很无奈:“我们有什么办法。”
“她家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这次还是老规矩,货卖了再扣船票的钱。”
“如果卖不掉呢?”周颖如忍不住问道。
“那就拿货抵钱。”老杨将鱼篓放下:“但是跟了一天船的海鲜,就是我们自己吃,也吃不完啊。”
“所以每次丁琳都格外照顾她,但是……”老杨看丁琳脸色不好,唯唯诺诺地不再开口。
丁琳脾气火爆,为人出事利索,向来是钱货两讫。
唯独对陈三妹格外厚待。
大概是因为,她们两人同病相怜?
丁琳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陈三妹第一次将鱼篓放到她船上的时候,丁琳看着一身补丁,还拉扯着两个孩子的陈三妹,不知怎么,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
如果没有这几艘渔船谋生,她丁琳是不是也像岸上这个女人一样。
拖着半大的孩子,对所有人陪着笑,希望可以给自己和孩子谋一条生路?
丁琳心里跟吃了黄莲一样苦得说不出话来。
来往的次数多了,丁琳也对陈三妹家里的情况有些了解。
她不止一次指着陈三妹的鼻子骂。
她看不上这个女人软弱好欺,连带着两个孩子一齐受罪。
明明是一家子的至亲,凭什么婆婆要独占所有的抚恤金。
根本就没准备给陈三妹留一点活路。
丁琳甚至怀疑那个老太婆是故意的。
只要没有钱,陈三妹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岛上想尽一切办法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根本就没有机会抛弃他们这个家,自己远走高飞。
这样怀疑的话,丁琳也跟陈三妹说过。
结果这个拎不清的说什么:“婆婆会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
“他们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要是再没点钱傍身,以后的日子都难过。”
“我还年轻,还能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