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小丑竟是我自己。
于归洋索性不管尾巴了,任由它自生自灭。
只是他负重前行后还不如一条小鱼游得快。
折腾了半天他也累了,翻了个身仰面躺下。
现在的他只是一条抓不到猎物的咸鱼罢了。
肚子好饿。
于归洋挠了挠小腹,鱼尾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摆动,把他身下的沙子搅得飞扬。
他盯着眼前的浑浊,若有所思。
海底和陆地相似,都有着独特的地貌。同样的,通过观察海底地貌,就能大概了解这一片海域所处的地理位置。
于归洋先前就发现这一带的深海砂特别多且厚。深海砂的形成和沙子相似,需要有岩石或珊瑚经过长时间侵蚀作用和沉积才能铺就这么厚一层。
他大胆判断这一片海域是某个大洋盆地,而洋盆的深度基本上都在海底两千米以上。
于归洋被自己的猜测吓了一跳,这么深的海底,按理说应该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但他的视觉没有受到影响,不仅看得清周围的景象,也不觉得暗。
由此可见,人鱼的眼睛对光的敏感度很低,分辨不出亮暗的区别。
却也拥有着类似猫科动物的夜视能力,让人鱼在深海生存成为可能。
这个发现对于归洋来说喜忧参半。
好的是人鱼的体质能够抵抗深海的强压,非常适合在深海活动。海洋广袤,只要他稍加注意,仪器探索到他的可能几乎为零。加上人类频繁活动的区域基本在水下百米以内,他完全不用担心被人类发现,成为海洋生物研究的实验品。
糟糕的是他不知道光对他的眼睛有没有不好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光敏感度低的生物例如蝙蝠,都会惧怕强光。
而有的海洋生物习惯在高压强的深海中生存,一旦到了浅海或者陆地就会死亡。
于归洋不了解人鱼的身体构造,他打算将来缓慢往上游,好确认自己活动的范围有多大。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还是干饭。
他拨开表层的海底砂,手指一捻揪出一只胖乎乎光溜溜的海参。
于归洋拭去海参表面粘着的沙子,仔细打量了一番。
海参也叫海鼠,分为刺参和光参。刺参就是身上带刺,麻麻赖赖的海参。而他手里的这只显然是光参。
无刺的海参饱满圆润,触感q弹,表皮呈棕褐色。
真可爱啊。
他捏了两下海参,旋即面无表情地掏出海参的内脏。
太残忍了,愿天堂没有像他这样冷血无情的海参杀手。
于归洋不争气的眼泪从嘴角流了下来。
张嘴之前他犹豫了一瞬,毕竟他从来没有生吃过海参。
转念一想大海里哪有火,他想吃熟食除非去陆地。
抱着对美食的缅怀,他咬了一口海参。
未经泡发和烹饪的海参十分筋道,肉质紧实,虽然个头不大,但口感丰富,嚼劲十足。
更重要的是一点都不腥!
于归洋一边吃一边想,大概是因为人鱼的味觉系统和人类也有差异,所以他才感觉不到活海参的腥味。
当然也有可能是水下两千多米的海参各方面指标已经和普通海参大相径庭。市面上卖的海参最多只在水下三十米处捕捞,口感跟他刚吃的这头没法比。
不论如何这是件好事,不然他还要担心吃不惯海底的食物。
迅速吃掉了一头海参,于归洋还有些意犹未尽。
可惜他又找了好一阵,也没找到第二头海参。
倒是从海底砂里面挖出来不少小东西,都是些叫不出品种的深海贝类和甲壳类生物。它们无一例外都进了于归洋的肚子,只是味道都不如最开始那头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