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不会受到水下监控器的侵扰。
但在大洋中间遨游也并非全然安全,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一艘吃□□的货轮从他们的头顶上方呼啸而过。
尽管他们跟货轮的实际距离还有很远,但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已经足够强烈了。
历经了一天的迁徙,池渊拖家带口地在附近的大陆架登陆。
他们中午吃的是毛鳞鱼,是一种在近海常见的中小型鱼类。
近海毛鳞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老少咸宜的一道美食。
只是为了赶时间,也为了避免在浅海逗留,他们这一顿午餐都没有给毛鳞鱼去鳞。
鳞片或多或少破坏了毛鳞鱼的口感,饶是如此,毛鳞鱼的味道依旧很不错。
于归洋想着,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再尝一尝毛鳞鱼。
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毛鳞鱼还是一种善于“计划生育”的鱼种。
它们的计划生育当然做不到控制产卵量,但它们有一种更加野蛮却也更加有效的方法。
每当毛鳞鱼泛滥之际,它们就会大量吞食自己的幼鱼,从而起到调节数量的作用。
如此硬核控制种群数量的例子无独有偶,最令人熟知的就是所谓的旅鼠“自杀”了。
首先要澄清的是,旅鼠大规模死亡并不是自杀行为,它们对自杀不感兴趣。
真相是旅鼠因为繁殖过多,种群的数量远远超出了领地生态的负荷,随着种群的扩大,旅鼠们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
为了争夺生存的资源,旅鼠们相互厮杀,抢夺领地。
竞争失败的一方被迫迁徙,而它们的就在寒冷的北极圈。
北极圈是最接近北极的领域,终年冰雪不化。
再往下就是北温带。
北极圈往北温带过度的这一片区域,秋冬季节海水可能结成薄冰,春夏两季又融化,使得陆地支离破碎。
旅鼠迁徙的过程中就要经过这些水域,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旅鼠自杀”现象。
但实际上,旅鼠是会游泳的,它们娇小的身躯内堆积着不少御寒用的脂肪。
这些脂肪帮助它们浮向海面。
而它们绝大多数都死在了迁徙的途中,或许是因为饥饿,或许是因为凶猛的海洋生物,又或许是被人类所捕捉。
据说,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旅鼠集体自杀的纪录片,实则是摄影组利用食物,带领着迁徙的旅鼠来到了悬崖边上。
单纯的旅鼠以为跟着人类就有食物可以吃,但直到来到悬崖,它们才意识到似乎哪里不对。
绝大多数旅鼠不愿意从悬崖上跳入海中,猛烈的冲击力足以让它们身受重伤。
如果时间允许,它们当然更愿意选择找一条下山的路,从平地踏入海水之中。
摄影组在等待两天后,不耐烦地将它们赶下了悬崖,将这一幕拍摄成了感动千万人的纪录片。
成千上万的旅鼠从悬崖上跳下去,小小的旅鼠和恶劣的环境、高耸入云的悬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张力十足,文案感人肺腑。
旅鼠为了族群的延续而跳海自杀,也成了一个以弱小的生命为代价的谎言。
仅仅为了一己私欲,摄影组就能干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
所以,哪怕于归洋曾经是人类,他也绝不吝啬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同类。
尽管到近海捕猎毛鳞鱼的计划可能会无限期地延后,但他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一来,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在他还未清楚地了解人类是否知晓人鱼的存在,以及对人鱼的态度之前,他都会尽可能不让人鱼被人类发现。
别的人鱼他管不到也没有心思去管。
至少,他和池渊,要一直在海洋中苟下去。
二来,即便他们不去近海面,也一样有美味佳肴可以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