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正是皇产局的工作,诸公请听此条款的附录。”长孙冲耐心解释道:“所谓公粮,是相对税赋来说的。税赋,等于地租。陛下牧养万民,已经给予了每个人不需要缴税的口粮田,保障了每个人的口粮,那么再多出来的田地,自然要缴税,收获的一成,这已经是极低的地租了。我在恩师的授意下,曾亲率皇产局同僚,也就是我的同学们,走访长安城附近的村落,走访得知,民间佃户租地主的地耕种,每年要缴收成的五到七成作为租子。”
魏征皱眉打断道:“休要危言耸听,七成租子,怎么可能?”
长孙冲正色道:“绝非虚言,甚至在场的某些前辈家的地,就是七成租出去的。”他目光一扫,不少人都回避了他的目光,长孙冲笑了笑,道:“在这里就不具体举例了,只说一下结果。以寻常粟米为例,长安城附近的土地,亩均产一百零三斤,佃户一年耕种二十亩地,所得不过六百斤粟米,家中一个劳力,一个妻子,再加上老人和孩子,温饱尚且捉襟见肘,若是有点病、灾、只能等死而束手无策。”
长孙冲看向魏征,也看向李世民,道:“这便是长安城附近,百姓的真实生活。长安城乃是大唐之国都,长安城附近的百姓都如此,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子,陛下与诸公当能想象得到。”
李世民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等事情,皱眉道:“此是常例么?七成?”
长孙冲摇头道:“七成的田地,大部分都是一等良田,索取七成,百姓也能勉强够糊口。均数来说,长安城附近大致是五成半,也就是收获的粮食,要交出去一半左右。”
李世民叹道:“那也不少了。”
“恩师形容此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之酒肉,正是剥夺百姓的口粮换取的。恩师说,正因此,他赚取‘朱门’的钱财时,从来都半点也没有过内疚。”
百官咀嚼着这句诗,有一些人兀自满不在乎,但有一些人则露出了惭愧的神色,他们心知,李牧口中的朱门,说得就是他们这些人。
“恩师把赋税定为所获一成,相比动辄五成以上的租子要少得多。对百姓来说,丰年,不值一提,灾年,也可能拿的出来,不会构成太大的压力。而魏公所关心的,如何裁定的问题,因每一个地方的作物种类,产量不同,皇产局会统计上一年当地产量的均数,取整作为下一年收税的考量,例如刚才说的长安城附近粟米亩产一百零三斤,则会认定一百斤为收税的标准,一成则是十斤,即一亩地收取十斤粟米为税。种谷收谷,种粟收粟,以多少论,而不以价值论。”
“公粮,则是恩师的另一大创举了。”长孙冲又是一番慨叹之色,道:“恩师有感于年初山东粮商肆意之举,为陛下计,为社稷计,决定不能再把粮价的控制权,放任到粮商的手中。因为商人逐利而忘义,粮食却是国本,国本之策,必须得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恩师夙夜苦思,终于想出了这个办法。”
魏征忍不住道:“长孙冲,你说事儿就说事儿,能不能不要三句话就要夸耀一遍你的恩师,令人生厌。”
不少人点头附和,长孙冲停了下来,凝眉看向魏征,沉默了一下,毫不客气地回击道:“魏公只会质疑,而毫无办法的样子,也同样令人生厌。恩师天赋奇才,想出诸多善政,夸赞几句又怎么了?”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李世民打断道:“长孙冲,说正事,无关的话题,退朝再说。”
“陛下恕罪,臣知错了。”长孙冲不再看向魏征,继续道:“恩师的办法是,各地设置常平仓。常平仓的主要构成,一是收取当地的税赋,也就是刚才说的一成。再就是公粮,公粮不是强取豪夺。而是通过统算出大唐全境的粮食产量与价值,给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用这个收购价,来买百姓的粮食。”
“好处就太多了,譬如说,某地大灾,若在往常,需四处调集粮食,粮商会从中作梗,囤积居奇。而有了常平仓之后,朝廷则可以迅速地调集粮食。又譬如说,某地水涝,某位百姓的庄稼没了,常平仓可借给他粮食和种子,来年丰收归还即可。而且有了官府定下的收购价,粮贩在倒卖百姓的粮食的时候,也无法欺骗百姓了,因为常平仓给出了价格,若低于这个价格,百姓也不会卖。”
“在土地肥沃,收成高的地方,每年常平仓富裕的粮食,则可以调拨到不富裕的地方,朝廷调控粮价的能力将会大大的提升,而遇到了灾年,黑心粮商囤积居奇的事情,也会大为减少。”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此计大妙,李牧考虑得果然周到,朕想不出什么疏漏之处,朕以为可行。”
“等等!”魏征仍不甘心,道:“租田和承包田又是怎么回事?为何承包田比租田的赋税多?”
长孙冲像是看一个傻子一样看向魏征,道:“魏公难道不明白么?因为占便宜应当适可而止啊!”
“什么意思!”
“土地分为三类,口粮田不要税赋,租田只要一成,这等好事哪儿找去?若都一成税赋,跟没收有什么区别?所以恩师才把前两类限量,口粮田保障口粮,一人十亩地没有税赋怎么也够吃了,租田每个人四十亩,一成税赋,生活也可以得到改善,虽只有五十亩,但相比从前二十岁男丁才能得到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所得的收益,按照每户人家来算,可要多得多。这其实都是朝廷的让渡,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些。但凡事都是有限度的,朝廷让百姓有了口粮,改善了生活,难道还有责任让每个百姓都成为地主么?所以再授予了十亩地,外加极低的租种四十亩地之外,再想多得土地,种地赚钱,就必须得多交税赋和公粮,这有什么问题?”,!
“这些正是皇产局的工作,诸公请听此条款的附录。”长孙冲耐心解释道:“所谓公粮,是相对税赋来说的。税赋,等于地租。陛下牧养万民,已经给予了每个人不需要缴税的口粮田,保障了每个人的口粮,那么再多出来的田地,自然要缴税,收获的一成,这已经是极低的地租了。我在恩师的授意下,曾亲率皇产局同僚,也就是我的同学们,走访长安城附近的村落,走访得知,民间佃户租地主的地耕种,每年要缴收成的五到七成作为租子。”
魏征皱眉打断道:“休要危言耸听,七成租子,怎么可能?”
长孙冲正色道:“绝非虚言,甚至在场的某些前辈家的地,就是七成租出去的。”他目光一扫,不少人都回避了他的目光,长孙冲笑了笑,道:“在这里就不具体举例了,只说一下结果。以寻常粟米为例,长安城附近的土地,亩均产一百零三斤,佃户一年耕种二十亩地,所得不过六百斤粟米,家中一个劳力,一个妻子,再加上老人和孩子,温饱尚且捉襟见肘,若是有点病、灾、只能等死而束手无策。”
长孙冲看向魏征,也看向李世民,道:“这便是长安城附近,百姓的真实生活。长安城乃是大唐之国都,长安城附近的百姓都如此,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子,陛下与诸公当能想象得到。”
李世民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等事情,皱眉道:“此是常例么?七成?”
长孙冲摇头道:“七成的田地,大部分都是一等良田,索取七成,百姓也能勉强够糊口。均数来说,长安城附近大致是五成半,也就是收获的粮食,要交出去一半左右。”
李世民叹道:“那也不少了。”
“恩师形容此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之酒肉,正是剥夺百姓的口粮换取的。恩师说,正因此,他赚取‘朱门’的钱财时,从来都半点也没有过内疚。”
百官咀嚼着这句诗,有一些人兀自满不在乎,但有一些人则露出了惭愧的神色,他们心知,李牧口中的朱门,说得就是他们这些人。
“恩师把赋税定为所获一成,相比动辄五成以上的租子要少得多。对百姓来说,丰年,不值一提,灾年,也可能拿的出来,不会构成太大的压力。而魏公所关心的,如何裁定的问题,因每一个地方的作物种类,产量不同,皇产局会统计上一年当地产量的均数,取整作为下一年收税的考量,例如刚才说的长安城附近粟米亩产一百零三斤,则会认定一百斤为收税的标准,一成则是十斤,即一亩地收取十斤粟米为税。种谷收谷,种粟收粟,以多少论,而不以价值论。”
“公粮,则是恩师的另一大创举了。”长孙冲又是一番慨叹之色,道:“恩师有感于年初山东粮商肆意之举,为陛下计,为社稷计,决定不能再把粮价的控制权,放任到粮商的手中。因为商人逐利而忘义,粮食却是国本,国本之策,必须得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恩师夙夜苦思,终于想出了这个办法。”
魏征忍不住道:“长孙冲,你说事儿就说事儿,能不能不要三句话就要夸耀一遍你的恩师,令人生厌。”
不少人点头附和,长孙冲停了下来,凝眉看向魏征,沉默了一下,毫不客气地回击道:“魏公只会质疑,而毫无办法的样子,也同样令人生厌。恩师天赋奇才,想出诸多善政,夸赞几句又怎么了?”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李世民打断道:“长孙冲,说正事,无关的话题,退朝再说。”
“陛下恕罪,臣知错了。”长孙冲不再看向魏征,继续道:“恩师的办法是,各地设置常平仓。常平仓的主要构成,一是收取当地的税赋,也就是刚才说的一成。再就是公粮,公粮不是强取豪夺。而是通过统算出大唐全境的粮食产量与价值,给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用这个收购价,来买百姓的粮食。”
“好处就太多了,譬如说,某地大灾,若在往常,需四处调集粮食,粮商会从中作梗,囤积居奇。而有了常平仓之后,朝廷则可以迅速地调集粮食。又譬如说,某地水涝,某位百姓的庄稼没了,常平仓可借给他粮食和种子,来年丰收归还即可。而且有了官府定下的收购价,粮贩在倒卖百姓的粮食的时候,也无法欺骗百姓了,因为常平仓给出了价格,若低于这个价格,百姓也不会卖。”
“在土地肥沃,收成高的地方,每年常平仓富裕的粮食,则可以调拨到不富裕的地方,朝廷调控粮价的能力将会大大的提升,而遇到了灾年,黑心粮商囤积居奇的事情,也会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