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言连忙摆手:“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学生的意思是,恩师和雷大宗师还有这段交情。”
“那是当然,若只是科场同年,雷礼来杭州赴任后会专程来看为师?”
钱老先生捋着胡须十分得意的说道。
徐言心道这便都串上了。
钱老先生比雷礼年长,二人虽然是同年进士,但雷礼应该是把钱老先生看做老大哥的。
这种情况下钱老先生在滁州阳明书院讲学雷礼当然会去捧场。
也许便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雷礼对于阳明心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造化弄人,雷礼之后也做到了太仆寺少卿,和王阳明一模一样的官职。
也许这就是传承吧。
总而言之,雷礼和钱老先生私交甚笃,以至于钱老先生能够猜出雷礼偏好哪种文风,可以让徐言做到针对性的准备。
其实这就是变相的压题啊。
虽然不可能精确到具体题目,但只要风格写对了肯定能得到雷大宗师的赏识。
毕竟人都是自恋的,都会本能的认为自己的文章最好。
那么看到类似的文章肯定会先入为主的打了高分。
“这是雷礼之前写的文章集子,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你每日研读几篇吧。”
钱老先生不知从哪里掏出来一本册子递给了徐言。
徐言直是大喜,顾不得吃喝,伸手便将册子收下。
“还是恩师疼我。”
徐言心道有了这本雷礼文章选集,只要模仿其风格写上几篇,就能够把握文风了。
“哼,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钱德洪撇了撇嘴道:“下次再来杭州,多给为师带几坛宁波烧酒就好。”
徐言连忙应道:“恩师放心,别说是几坛,便是十几坛学生也当孝敬您。”
“这还差不多。为师且先去休息了。你好好看看这文集吧。”
说罢钱德洪起身离去。
徐言目送着恩师离开,迫不及待的翻开册子。
第一页便是一道以四书题作的时文。
徐言毫不犹豫的读了下去
湖上风来波浩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