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过这样经历的女孩,又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矛盾心理,她们一面对父亲恨之入骨,一面又很容易喜欢上有暴力倾向的男子。
所以按照武志红那个观点解释,她们喜欢杀人犯的原因往往是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在童年时她们没有办法改变什么,但长大后的她们想要自己做主,用爱来感化暴力施加者。
用爱来感化?
是感化现在的青云飞,还是固执的父母?
又或者,其实是执念中的自己呢?
爱会伤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发现眼前人并不是心中想象的那个完美爱人;二是沟通过程中都只顾自说自话,没有倾听对方的声音;三是自己本身就有心理创伤。
而这三条,楚丽华觉得自己都占了。
或许,先从容易入手的青云飞开始更合适一点。毕竟时间上相较于父母是短很多的。
而且相似性似乎真是那么回事。
在每段恋爱开始时,双方热爱的那个对象其实都不是对方的真实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将自己脑子里完美爱人的模型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新生的婴儿不也同样认为父母就是他们的完美父母么?
好比对于之前看过的徐志摩来说,林徽因就是他脑子里投射出的爱、自由和美的完美女神,但林徽因早早看透,她曾对自己的儿子梁从诫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这才是看得透彻的人。
热恋期过后,我们很快会发现真实的爱人和幻想中的爱人完全不一样,于是我们就会渴望把真实的爱人变成幻想的爱人,但真实的爱人一定是不愿意的。
对于父母也是一样,幻想中的父母不存在了,总是千方百计去……
反过来,爱人也对我们有同样的要求,而我们也不愿意。于是,两人由此产生了很多的争执和冲突,这,就是爱为什么伤人的起因。
与此同时,如果亲密关系中的双方都不倾听对方心意,只顾争夺权力制高点,试图改变对方的真实意志,那也会使得这段感情特别痛苦。
孩子和父母不也是这样么?
在电影《阿凡达》中,纳威人如果想要和六腿马或飞鸟伊兰卡进行情感沟通的话,只要把辫子插到它们的辫子里就行了。
可惜,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是没有这么便利的方式的,我们只能不断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对方能够明白,然后建立起某种程度的情感链接。
然而如果双方都没有努力感知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发出自己的信号,并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对方,那是永远也无法建立这种链接的。
举个楚丽华和青云飞生活中常发生的例子,她对青云飞发牢骚说:“天气真热啊,空调制冷效果还这么差”。而丈夫回答,“早就叫你不要买这么便宜的空调,不行我们去换一台好的。”
青云飞语气里的高高在上,就能基本判断后面对话的走向了。一最开始,楚丽华会说,“好的空调不要钱吗?你挣多少钱能买得起好空调啊!”
青云飞也会开始觉得委屈从而进行反击,“我挣的钱再少也比你多,还没到一台好空调都买不起的份上。而且,这个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