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简妮的CEO任命很快公布了,林一在万里出行仅担任董事长职务,这是上市之前最后一次重大人事调整。
公司的IPO计划也随之启动。
“关于上市地点,自从你提出上市的目标以来我们一直讨论的是美国,因为符合我们上市条件的发达资本市场只有这一个选择。”
“但是去年的年底,港城联交所宣布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的上市申请,这样一来美国就不是唯一解。”
林一目前在万里出行的持股比例只有13%左右,他是必须要依靠超级投票权才能保证控制权的。
所以同股不同权是必选项。
港城联交所此前在这个问题上比较保守一直不愿意改变,直到2014年错过了A厂。
他们原本是A厂的优先选择,但是无法变通才推到大洋对岸。
林一那个时候正在美国给万里出行满世界找投资人,当时还因为这件事受到了A厂的压力。
当时,那起IPO的筹资金额是打破了历史记录的。
在那之后,港城联交所痛定思痛,然后一直鼓捣到2017年,终于宣布自2018年4月底开始接受“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港上市。
这当然是有一定门槛的,比如高增长的创新行业,以及预计市值超过100亿港币,这些万里出行毫无疑问都是符合的。
或者说,这个新规就是专门为万里出行这样的企业而开的后门。
“选港城。”
林一丝毫没有犹豫,这个机会一直是他等待的,因为他知道去美国上市往后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刘简妮本来还想介绍一下,先赴美上市之后再回港也是很多科技行业大公司的选择,不过既然林一这么坚决她也就不再多言。
“上市项目组通常包含一大堆的中介机构,其中如果只能选一个最重要的保荐人,所以必须由你亲自定夺。”
“保荐人是一种角色,并不是单指某一家机构,既可以是独家的,也可以是多家联席的。”
“以我们的体量,由某家投行独家保荐是不太吃得消的,对公司来说也不是最优的选择。”
“关于保荐人的挑选,往回倒若干年,港城资本市场完全是由国际投行所主导的。”
“近些年来,随着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不断,以及行业内部的多年努力,中资投行在港崛起的趋势是非常显著的。”
“仅从保荐的IPO项目数量上来说,中资投行已经完成了对国际投行的超越,但是从金额来看则未必。”
“因为越是头部企业IPO的时候募集金额越庞大,越需要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售,在这方面国际投行的销售能力优势依然明显。”
“以我们万里出行目前的情况,我建议可以选择一家中资投行,以及至少一家外资投行作为联席保荐人。”
刘简妮做了很详细的说明。
以她在金融行业的积累,对于这些事情的了解程度当然远在林一之上,之所以要让林一来决定,是为了避嫌。
这里面的利益很大。
以万里出行现有的估值,这个IPO项目的保荐承销费用一定是以“亿美元”为单位结算的。
金融行业是个典型的“资源型”行业,意思是这个项目给谁做的都可以,从技术上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
不太严肃地说,这笔钱林一完全可以看谁顺眼就给谁挣,所以颜值在金融行业也是硬通货。